(资料图)
果品业内人提出,果业发展可分为5个阶段并指出每个阶段的特点:“果业1.0”强调“高产”,重在提高供给总量;“果业2.0”强调“优质”,重在提高果品品质;“果业3.0”强调“营养”,重在提高营养价值;“果业4.0”强调“功能”,重在提高果品对人体功能的调节作用;“果业5.0”强调“感官”,重在满足优质、营养和功能的基础上,提高重视果品的感官效果。这5个阶段常常被形象地概括为果品“吃得到”“吃得够”“吃得好”“吃得健康”“吃得美”。
我国是世界水果生产大国,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,但优质果品供给不足。要实现我国果业的高质量发展,建设果业强国,就必须在保持产销总量平衡的基础上,大幅提高优质供给,由果品“高产”导向转变为“优质”“营养”“功能”“感官”导向,早日实现“果业5.0”。
什么样的果品才符合“果业5.0”对“感官”的高要求呢?对此虽然没有明确的界定,但业内人士通常认为,此类果品大小适中、果色纯熟鲜亮、果型饱满壮硕、果肉细嫩多汁、果质劲道、果感清爽润滑、果香清新浓郁、回味无穷等。也有业内人士用颇具文学色彩的语言从体验角度来描述:“咬上一口,那种好吃的滋味,让人情不自禁、喜不自胜,顿觉生活的美好。”由此可见,“果业5.0”对果品的要求已超出了普通消费的层面,体现了高层次审美追求。
实现“果业5.0”要靠优良的土壤条件。良田才能产良果。我们要持续改良土壤环境,运用耕作和生物手段改善果园土壤理化性状,增施有机肥和微量元素,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生物活性。
实现“果业5.0”要靠果业全产业链科技创新。要加强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、保存、鉴定、评价、创新和利用,综合运用实生选种、芽变选种、杂交育种、诱变育种、多倍体育种等常规育种技术和实用分子标记、遗传转化、基因编辑等现代育种技术,融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分子设计,创制出丰富、多元、性状优良的果树品种。要创新栽培、生态、植保技术。研发水果储藏保鲜技术、设施、产品和包装,延长保鲜时间。要加强生态研究,探明花芽分化、果实生长等生理特性,采用果园绿色除草和蜜蜂授粉等生态技术,营造良好的果园生态系统,实现减水、减肥和减药。
实现“果业5.0”要靠文化内涵和艺术之美。要大力挖掘水果的历史与相关的民俗、寓意等,讲好水果所蕴含的文化故事。要演绎和深化果品种类和品牌的文化内涵,通过扩展联想,以拟人化、拟物化等修辞手段,创作出诸如“阳光玫瑰”“天使之唇”“红美人”等颇具文化意味和审美价值的水果名称和品牌。果树是园艺作物,要充分利用园艺手段,彰显水果生产过程所体现的自然之美和园艺匠心之巧。
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,推动实现“果业5.0”,完成中国农业的一次重要转型升级,完成国人饮食文化和审美层次的一次重大跃升。
(曹永生,作者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所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