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焦:走近定居厦门的台湾自媒体"达人""网红" 感受他们的厦门故事

厦门日报   2023-06-17 08:13:35

随着互联网自媒体平台快速发展,越来越多的两岸青年通过线上交流,分享见闻、增进了解。许多台商、台青从中看到了发展机遇。他们来到祖国大陆,行走大江南北,以自媒体传播真实的大陆,以直播的方式,架起两岸交流的“心桥”。近日,厦门日报走近几位定居厦门的台湾自媒体“达人”“网红”,感受他们的厦门故事,聊聊他们镜头下的美丽厦门。

黄恺嘉感受沙坡尾的悠闲时光。

宝岛帅女生黄恺嘉:


(资料图片)

我的镜头是台湾青年看大陆的窗口

厦门网讯 (文/厦门日报记者 曾嫣艳  图/受访者 提供)

“大家好,我是宝岛帅女生阿嘉……”站在具有闽南传统特色的庙宇前,黄恺嘉面对镜头侃侃而谈。这座位于殿前三路的清水宫,因“厦门离飞机最近的庙宇”而闻名,成为网红打卡点,也成为“云来集文旅”近期短视频的“主角”。看护庙宇的陈亚良抱出了族谱,热情地向黄恺嘉介绍“颍川陈氏”支脉渡海迁徙至台湾的路径。

黄恺嘉,一个喜欢用“镜头”讲故事的台湾青年,立志用最接地气的短视频推介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。她利用“台青视角+自媒体平台”,让厚重的传统文化轻盈起来。她可以穿上长衫,站在世茂海峡大厦前,讲述一个当代故事;也可以站在沙坡尾的避风坞,以新锐视角,讲述郑成功前往宝岛台湾的故事。

2021年1月,“80后”女生黄恺嘉从台湾新竹来到厦门,和大陆伙伴创业成立“云来集文旅”。因为曾经在台湾当过记者和导游,她尝试以台湾青年的视角,讲好两岸故事。去年夏天,黄恺嘉和伙伴从黄河入海口溯河而上至黄河源头,完成溯源黄河的梦想,历时两个多月,拍摄了100部短片,全网共获得5.4亿的浏览量。

过去的两年多,她用短视频记录自己在厦门生活的点滴,用亲身经历向两岸网友分享大陆的美食美景、文化生活。她说:“我的镜头就是台湾青年看大陆的一个窗口。”

游子寻根 泪洒黄河源头

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黄恺嘉,于去年6月开启台湾青年溯源黄河的旅程,从山东一路逆流而上,目的地青海。走到黄河源头,面向牛头碑行礼的一刻,她忍不住失声痛哭。她说,这个源头不仅是黄河的源头,也是她心中华夏的源头。

这趟旅程历时两个多月,行走在黄河两岸,黄恺嘉不仅用眼睛去观察沿岸生态,用心去体验黄河人家的生活,还用短视频的方式记录黄河文化。

她特地将黄河水带回台湾,与台湾亲友分享黄河边上的所见所闻。“‘虽不曾听见黄河壮,澎湃汹涌在梦里’的感觉,就像走进历史课本一样。”

分享所见 见证厦门发展

在厦门见证日新月异的发展,结识了新的朋友,凝聚了新的情感,感受到了同胞的热情和温暖,黄恺嘉身体力行地用“互联网+文旅”传播正能量。正如她所说的:“我创业的核心是‘弘扬中华文化,讲好两岸故事’,这是初心,也是不变的主轴。”

在作品《阿嘉in军营村》中,黄恺嘉走在被誉为厦门离天空最近的村庄里,想起了台湾的阿里山。在作品《仙岳山上都住了哪些神仙》《阿嘉在霞城城隍庙》等,黄恺嘉用镜头带大家感受厦门的点滴,找寻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元素。作品发布后,不仅有大陆的网友留言,也有台湾同胞与她互动。“厦门温暖又宜居,常常举办各种体育赛事,成为我住下来的理由之一。这里湿润的空气,熟悉的乡音,兼容并蓄的土壤,都让台湾来的朋友有天然的亲切感。”黄恺嘉说,她是新厦门人。闲暇时,她会走进戏曲馆,一曲非遗南音能够将她带回新竹老家的戏台;得空时,她会穿行于各式画廊中,感受厦门这座海洋城市多元包容的艺术气息。

【我来推荐】

鼓浪屿

黄恺嘉说,走在鼓浪屿的街头,倍感亲切与接地气。因为这里有郑成功等与台湾相关的元素,也有鳞次栉比的闽南建筑。

鼓浪屿又以“琴岛”著称。岛上许多家庭都有钢琴,并以音乐为乐,造就了鼓浪屿的音乐传统。漫步小岛,琴音缭绕,给人一种穿越的感觉。这里尊重自然,又充满人文风情,是一个美丽的海岛。推荐大家在岛上住两三天,感受浪漫的阳光,享受悠闲的下午,体验没有车马喧嚣,安静、幽雅、浪漫的人居环境。

陈易群、黄禹扉在拍摄短视频。

陈易群、黄禹扉带着女儿一起探店。

草根夫妇陈易群、黄禹扉:

美丽厦门是我们圆梦的“第二个家”

厦门网讯 (文/厦门日报记者 林桂桢 图/受访者 提供)

“生活在厦门7年的普通台湾家庭”“认同两岸一家亲的再关注哦”这是陈易群、黄禹扉写在自己运营的抖音号上的简介,也是他们对自身的定位。他们希望通过新媒体的力量,让台湾朋友了解真实的大陆。

2016年,刚结婚不久的陈易群和黄禹扉从台湾台南来到厦门,开启“新媒体达人”创业之路。7年后,他们从一对小夫妻变成了幸福的一家三口,事业也风生水起。厦门,成了他们圆梦的“第二个家”。

先就业再创业 成立两家公司

2016年,25岁的陈易群拖着一个皮箱只身跨越台湾海峡来大陆闯荡。因为闽台两地的语言、饮食等十分相似,他把“登陆”的第一站定在了厦门。

当时才刚满20岁的黄禹扉,对丈夫的大陆之行十分担心,纠结要不要跟来。陈易群每天跟她视频聊天,带她了解厦门良好的环境、友善的同胞。最终,黄禹扉鼓起勇气,跨出了那一步。

“初来乍到,我们选择先就业再创业。”为了少走弯路,他们决定先找份工作,了解大陆的新媒体市场行情。陈易群是编导专业出身,黄禹扉学的是表演艺术,他们拍过纪录片、做过直播带货,换了五六份工作,逐渐熟悉了大陆的行业情况,积累了一定的人脉,并于2017年“试水”自制短视频,一边上班一边兼职“探店”,一下就收获了许多粉丝。

有了一定的粉丝基础,二人抓住短视频发展的风口,于2019年正式踏上创业之路,先后成立了“湾鹭客”和“湾达人”两家新媒体公司。

用镜头记录

在厦生活点点滴滴

“湾鹭客”,意为从台湾到鹭岛的背包客,用镜头记录在厦门生活的点点滴滴,以直观的视频、接地气的语言展现真实的厦门。

“新媒体时代蕴含无限可能,也让两岸同胞突破屏障,有了了解彼此的新方式。”黄禹扉说,台湾朋友也能看到自己制作的短视频,她想通过新媒体形式,让台湾的年轻人更深入地了解大陆的真实情况,感受到她在大陆生活的丰满生动。

“湾达人”则是运用新媒体为台青、台商孵化品牌达人,打造品牌IP。“台湾同胞如何在大陆写出爆文、拍出爆款?这些其实都需要培训。”陈易群说,“湾达人”还分享自己的运营经验给同样有志于从事新媒体主播工作的台青,帮助在大陆创业的台青、台商提高营销能力和品牌影响力。

从零开始,到组建四五个人的专业团队,拥有众多粉丝,七年来,厦门见证了他们的梦想逐渐成为现实。三年前,他们还在这里诞下爱情的结晶——女儿小米的到来,让他们在厦门的创业之路更添了几分甜蜜。时常在短视频里露脸的小米,因可爱的笑容而受到网友喜爱,成为“新晋网红”。

“厦门是我们的第二个家,是除了老家台南之外,我最熟悉的一座城市。”七年来,陈易群和黄禹扉慢慢喜欢上了厦门,“在这里,我们结识了新的朋友、凝聚了新的情感,感受到了同胞的热情和温暖。”

去年,“湾达人”入驻聚融壹家台青双创基地。“在这里,我们认识了在不同领域创业的台湾朋友,见识面也更广了。”陈易群说,台青们互相帮助,实现资源置换、共同受益。这是他们的又一个“家”。

【我来推荐】

姜母鸭

“我们推荐姜母鸭,这边的姜母鸭还是蛮好吃的。”陈易群说,台湾姜母鸭是做成火锅的形式,一般在秋冬吃,而大陆姜母鸭是干锅,一年四季都能吃到。

“以前我常常想念台湾的姜母鸭,但是我上个月回家,发现自己有点吃不惯了。”在厦七年,他们的口味也发生了变化。

▲王烱烈介绍台菜故事。

▲通过建立自营直播电商MCN机构,王烱烈和他的团队把台菜故事通过直播传播得更远、更广阔。

餐厅老板王烱烈:

寻味闽台 化身两岸美食“推荐官”

厦门网讯 (文/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图/厦门日报记者 蓝齐)

“这道螺肉鱿鱼蒜汤是台湾家庭的必备年菜。台湾和厦门的习俗相近,在台湾,年夜饭也会有一场‘围炉’,煮的就是这道汤,汤里有螺肉、鱿鱼与蒜苗三种,还可以加入排骨、冬笋、鹌鹑蛋等涮料,一家人团聚围坐在炉前喝酒谈天……”昨日,在厦门东浦路一家名为“激饿三十”的台式私房菜馆内,王烱烈向客人说起台菜的故事,这个习惯,他已经坚持了多年。

1997年,在台湾工作的王烱烈来到大陆,开启了被他形容为“更广阔新旅程”的创业之路。“我来到大陆,对大陆市场有了全新的认知,带着满满的期待在深圳开了人生第一家餐厅,当时做的是潮汕菜,作为投资人开始接触餐饮行业。”王烱烈定位做连锁餐厅,赚到了第一桶金。

2008年,热爱传播餐饮文化并看好中餐厅发展的王烱烈有了新的想法,来到厦门开了一家有特色的台菜餐厅,定位两岸美食的“推荐官”,开启了他真正的逐梦舞台:台菜创业。在他看来,美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DNA,充满生活气息的餐桌,是家人团聚的地方,了解城市的第一站就是通过美食文化。

“当时,在厦门做台湾小吃的比较多,但是做酒店宴菜的屈指可数,我们就看准这个市场空白,带着台湾的大厨团队来到厦门,进行落地研发。”研发的过程也是一个两岸美食交流与碰撞的过程,每一道台菜背后都有对两岸风俗、台湾生活及美食文化的折射,王烱烈总有讲不完的故事,让客人品尝美食,走近台湾、了解两岸。

“我们选择了更加符合客人期待的招牌台菜,分线上线下进行推广。”王烱烈所说的“线上”渠道,正是他及伙伴们最近正在发力的新项目。随着“互联网+零售”带来更广阔的市场,预制菜、直播等为餐饮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。

厦门持续优化电商营商环境,发力打造电子商务新高地,多举措促进直播电商发展,王烱烈看到直播新业态带来的巨大消费潜力,做起了直播电商MCN(多频道网络)。通过成立自营直播电商新媒体平台,王烱烈和他的台湾团队开启了新尝试:依托台菜品牌,瞄准预制菜市场风口,把他的台菜故事通过直播传播得更远、更广阔。

“我们在抖音等直播平台开设了三个直播间,主要推广自有品牌预制菜及两岸特产,卖得最好的是台湾泡菜、台湾牛腩饭、台湾卤豆干、台湾肉燥饭、台湾焢肉饭……”王烱烈说,他们在厦门建立了预制菜生产和物流配送基地。“虽然目前直播电商预制菜板块仍在培育阶段,但我们充满信心,实现两岸美食DNA的融通,这是一个令人看得到的市场。”

【我来推荐】

沙茶美食

通过互联网,王烱烈带着他的直播团队,让众多台菜预制菜从厦门走向全国各地,他也成了两岸美食“推荐官”。

王烱烈说,在厦门15年,厦门成了他的“第二故乡”,他也爱“打卡”厦门氤氲的烟火气,对厦门美食如数家珍。

“‘沙嗲’起源于东南亚地区,但厦门美食很好应用了这种百搭酱料,形成厦门独特的风味美食。”王烱烈说,厦门沙茶烤肉、沙茶面等,上到主食下至小吃几乎哪里都可以用“沙茶”创新。“我们也在研发厦门独特的‘沙茶’口味预制菜,让两岸美食在直播间开出并蒂花。”